一、大赛目的
通过举办第十届“创客中国”医疗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为医疗装备行业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项目孵化产融对接、协同创新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团队和企业,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态和新业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医疗装备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承办单位: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加速中心、“医知桥”医学装备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协办单位:医学装备知识产权联盟、北京国卫嘉和医学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三、赛事安排
医疗装备专题赛分为项目征集、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各阶段赛事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线上或线下等方式举办。
(一)项目报名
参赛者登录大赛官网(https://www.cnmaker.org.cn/)统一注册报名,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经资格审核后,符合大赛参赛资格的项目均可进入初赛。如有故意隐瞒或资料造假现象,取消报名团队参赛资格。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
(二)初赛
拟定2025年6月,由行业专家组成初赛评审团,通过书面审核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参赛项目进行线上评审。综合企业组、创客组评委打分结果,取企业组和创业组排名前30%的项目进入复赛。复赛名单将由主办方进行公示。
(三)复赛
拟定2025年7月,由行业专家组成复赛评审团,对复赛项目进行评审。复赛以线下路演方式进行,按照项目路演、评委提问、评委打分的流程,综合企业组、创业组评委打分结果,取企业组前20名,创业组前20名项目晋级决赛(复赛安排另行通知)
(四)决赛
拟定2025年7月下旬,由行业专家对决赛项目进行评审决赛以线下路演的方式进行,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证,按得分高低产生获奖项目并颁奖(决赛安排另行通知)。
四、参赛项目重点领域
医疗装备专题赛重点聚焦《“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七个重点领域,包括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来健康相关领域:以及聚焦群众生命健康需求和关键问题,有潜力推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相关领域的创新项目。
五、参赛条件及要求
医疗装备专题赛面向全国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创客团队、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招募医疗装备产业创新项目,符合上述参赛报名领域的项目按照企业组和创业组分组并通过登录大赛官网(https://www.cnmaker.org.cn)注册报名参赛,具体条件如下:
(一)企业组参赛条件
1.在中国境内注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小微企业;
2.参赛项目已经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参赛项目知识产权须隶属于报名企业;
4.企业无严重失信记录、
(二)创业组参赛条件
1.包括初创企业或创客团队:
(1)初创企业:注册时间不满2年的中小微企业(工商注册日期在2023年1月1日(含)之后注册);
(2)创客团队:遵纪守法的创业团队、个人、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团队,同一人员不得作为多个团队核心成员参赛,其中获奖证书中体现团队核心成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7人。
2.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初创企业、参赛医疗卫生机构、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团队核心成员,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3.初创企业存在严重失信记录、创客团队成员被列为失信名单的不得参赛。
(三)其他要求
1.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或相似项目不可重复报名参加第十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区域赛、专题赛、境外区域赛,近三年入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企业组500强或创客组100强的项目不得报名参赛。各参赛项目要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项目信息公开审查。对窃他人创新成果,以及使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项的参赛者,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项目须是尚未取得或首次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四)本次大赛各环节不向参赛方收取任何参赛费用参赛项目到现场路演所产生的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六、奖项设置及配套政策激励
(一)奖项设置。医疗装备专题赛共设置企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创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二)宣传展示。通过“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官方平台等渠道,对参赛项目、成果转化服务资源和对接成果进行展览展示、宣传
报道和服务推介,优先联系国家权威媒体宣传报道
(三)成果转化对接。依托“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调动各方积极性,汇聚技术、资金、市场人才、龙头企业等服务资源,对进入“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500强项目邀请参与重点产业链对接等多项培育加速服务分行业分需求提供专业培训、数字化转型、管理咨询、人才培引等相关孵化落地、成果转化服务。
(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支持。进入“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500强、50强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政策,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七、大赛配套服务
(一)技术扶持。依托“医知桥”医学装备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专利大数据模型和细分领域专利数据库等产品,为参赛项目提供特色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平台等技术资源倾斜扶持。
(二)导师辅导。依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产学研用’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以及71家专业分支机构的专家资源,为项目提供技术研发、生产、临床应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培训和创业辅导。
(三)融资对接。联合政府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银行等机构,定期组织线上线下需求对接、产融对接等活动为参赛企业提供多元化投融资服务。
(四)孵化入驻。优秀参赛项目将推荐入驻相关专业产
业园区,定制“空间+金融+政策”组合式政策包,享受全链条创业孵化服务,加速实现产业化。
(五)成果促进。依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和医学装备知识产权联盟的资源及特色能力优势,对大赛涌现的优质项目及决赛获奖项目提供落地政策,有机会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申报,并与产业加速中心共建研发合作生态圈,形成“产品+市场+联创合作”的共享机制。
(六)特色活动。依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集聚项目、人才、资金等要素,开展特色项目进园区、优质项目进医院等特色品牌活动,通过特色创新论坛、成果路演等多种形式帮助项目链接资源,助力成果落地。
八、联系方式
薛 瀚:18511187721
康自新:15010899320
刘 威:13552174428
医疗装备专题赛分为项目征集、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各阶段赛事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线上或线下等方式举办。
(一)项目报名
参赛者登录大赛官网(https://www.cnmaker.org.cn/)统一注册报名,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经资格审核后,符合大赛参赛资格的项目均可进入初赛。如有故意隐瞒或资料造假现象,取消报名团队参赛资格。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
(二)初赛
拟定2025年6月,由行业专家组成初赛评审团,通过书面审核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参赛项目进行线上评审。综合企业组、创客组评委打分结果,取企业组和创业组排名前30%的项目进入复赛。复赛名单将由主办方进行公示。
(三)复赛
拟定2025年7月,由行业专家组成复赛评审团,对复赛项目进行评审。复赛以线下路演方式进行,按照项目路演、评委提问、评委打分的流程,综合企业组、创业组评委打分结果,取企业组前20名,创业组前20名项目晋级决赛(复赛安排另行通知)
(四)决赛
拟定2025年7月下旬,由行业专家对决赛项目进行评审决赛以线下路演的方式进行,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证,按得分高低产生获奖项目并颁奖(决赛安排另行通知)。
预开窗、可回收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研究
0 0 0
人工磁环括约肌
0 0 0
精准微创外科的透视眼——电磁导航领航者
0 0 0
高溶解氧设备组
0 0 0
靶向肺神经阻断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能量平台
0 0 0
“着手成春”——手功能障碍智能康复先锋
0 0 0
智能化创面牵张闭合系统的开发-AI赋能生物医药
0 0 0
5.9ri测试项目提交
0 0 0
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指导单位
主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承办单位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加速中心
“医知桥”医学装备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协办单位
医学装备知识产权联盟
北京国卫嘉和医学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合作机构
合作媒体